MG Cyberster是大英Roadster捲土重來的徵兆嗎?奇就奇在我們須遠赴中國查明真相……
Words: Tom Ford
Photography: Jonny Fleetwood
Translation: Tony
想要你命的是那些「小電摩」。它們會從人行道突然飆出來,一聲不響互相超車肆意衝過號誌燈,場面好不凶險。有些背後更架著寬有一米的行李箱忙於運送大小重量根本超出其乘載能力的東西,甚至有一輛在車身旁邊綁著貌似一座小叢林的2.5米長竹桿,恍如伐木界騎士舉起長矛準備刺向粗心大意的人。就算是汽車,優先通行權也相當飄忽含糊,人人都好似各師各法,結果卻超乎所有合理預期,居然又行得通啊。可是對於慢半拍的外國人來說,繁忙時段的上海鬧市始終是一個相當震撼的文化衝擊。
置身MG Cyberster上亦無助我趨吉避凶。這類雙座開篷跑車在上海並非很常見,一般來說在中國各地也很少見。直到跟一位駕駛超長軸距Passat的仁兄幾乎迎頭相撞,你才會知道何謂驚心動魄(這位仁兄事後倒是相當冷靜地指著這部MG揮揮手)。我用六個小時辦理非常短期的臨時駕駛執照簡直就是白費功夫,倒不如直接去接受心理治療或基礎訓練。
無論如何,我們就是在這種環境中試駕MG的小小破壞王。這款雙座開篷電動跑車感覺不錯,所用技術比保時捷電動Boxster或Polestar 6都要先進,更別說特斯拉Roadster。在英國推出時,5萬鎊左右的入場費更會比上述對手便宜好幾倍。第一印象?很舒適,乘坐感覺良好。車廂品質上乘,螢幕圖形大概會令許多人眼前一亮。車頂開關超級快,手續只需按一個按鈕,簡單到令人大笑。無論有多少人好想這一切只是笑話,但剛才所言絕非開玩笑。
不久之後,我們終於來到松江區一個叫泰晤士小鎮(Thames Town)的地方,位置距離上海市中心約有三十多公里。在這裏取景拍攝偽英國MG新型雙座跑車,可能是天下間最荒誕的事。因為這片小區的風貌儼如英國市集小鎮入木三分的影印本,教堂臨摹布里斯托附近的Christ Church Clifton,炸魚薯條店複製了多塞特郡的Lyme Regis,酒吧則好似來自切斯特一帶。真的啊!這裏居然還有紅色電話亭和卵石街道,甚至不時可見都鐸王朝的冒牌徽章,簡直好似迪士尼版的斯蒂夫尼奇。
在處處可見方塊漢字路牌標誌的英式小鎮拍攝MG出品,各位也許覺得大有意思,以為Cyberster是向經典MGB致意的作品,只不過當中加入了些許帶有中國母公司上汽集團的國家色彩,事實上卻不是這回事。泰晤士小鎮給人的感覺其實好似一個主題樂園,Cyberster亦不太像MGB衣缽傳人,將兩者放在一起最終反而會令人精神分裂無所適從。於是我們翻開地圖,找到一條南下寧波貌似有點曲折的道路,打算奔往山區認真過兩招,在超速相機少許多的地方一試Cyberster的彎路功夫,畢竟這裏的超速相機實在多如牛毛。事實上上海似乎是世上監控程度最高的城市,意即每一處都設有監控鏡頭。豈止於此,他們還會出動一些能夠查看司機是否一邊開車一邊玩手機的無人機,每一部車通過連串路口時都會被攝入鏡頭,根本不是那種適合測試快車的地方。
幸好跟世上大部分事情一樣,以偏果然不能概全,中國其實也有嘆為觀止的一面。花幾個小時擺脫上海都市的擴張範圍沿著G15高速公路南下,便會來到全長35.7公里的杭州灣跨海大橋。這座大橋彷彿通往雲深霧海不知處,但最終還是會引領你得渡彼岸。等到抵達另一端時,映入眼簾的無窮蒼綠當能令你心曠神怡,鋪設得出奇平坦的道路蜿蜒通過高達18米的茂密竹林,頗有置身神話世界的味兒,而且髮夾彎、直角彎多不勝數。在這一帶駕駛,「規矩」雖然大致上與市區一樣,但車流至少大減九成九,應付路面情況自然輕易百倍,Cyberster也變得更容易理解。因為我們這時終於有時間仔細打量它,可以放膽掂一掂它的斤兩,結果令我心悅誠服。
由上汽歐洲先進設計總監Carl Gotham領導馬里波恩設計室設計的Cyberster,外形偏重悅目多於矚目,很容易為人忽視。長長車頭上有一些挺順眼的特徵線條,頭燈造型亦有點隨俗,任何人都可以輕易拿它和歐洲出品比較,有些人甚或會提及Alpine、保時捷、寶馬或捷豹,但基本上與任何雙座開篷車比較都沒有問題。不過Cyberster勝在輪廓強而有力,與車頂下方有助車身顯得較為苗條的黑色腰線相輔相成,燈條橫跨左右兩端的車尾看起來既寬闊,又工整。箭嘴形尾燈雖然有點煞有介事,用意顯然是想稍為模仿米字旗,但整體來說車身比例和細節處理都做得有板有眼,車身雖長卻不失整潔。事實上Cyberster比你所想還要大一點,三圍尺寸大於寶馬Z4,比較接近F-Type水平。收起車頂的觀感也十分順眼,尾廂本身亦十分實用。
電動鍘刀門是有點戲劇張力的精彩噱頭。我原本以為多用幾次便會嫌它們「礙手礙腳」,事實卻不然,就算站得太貼近,感應器也會阻止車門掀起賞你一記下勾拳。進出車廂亦十分容易,車位再窄也可以如常上落。值得一提的是充電期間有一部客貨車停在我旁邊,與Cyberster車側只是相距20cm,但我仍然可以打開車門。上車之後,驚喜陸續有來,車廂品質、裝嵌和修飾功夫都十分出色。整體佈局和人體工學設計雖然很傳統,卻勝在有用。
前座面向一個劃分為三個區塊的寬闊曲面螢幕,左邊顯示充電、胎壓和背景資訊,中間顯示車速和駕駛模式,右邊用於控制音響系統,感覺有點像電視機陳列室,卻又一次有立竿見影之效。中控台上另有一個螢幕用於控制冷氣,螢屏旁邊可以找到檔位選擇器的開關。坦白說,這些螢幕實在太精彩,所用晶片實際上是打機電腦使用的貨色,動畫效果完全超標,有時難免會令駕駛者稍為分心,其他時候還會搞怪。譬如打開Sport模式,螢幕上會顯示著了火的車輪,Custom模式則會出現閃電效果,不過大體上還是比某些歐洲對手的同類系統高了幾個檔次。
Cyberster未有因為修練電氣功夫而大幅妥協,所以實用程度大有吸引力。買家可以選擇兩個版本,其中之一是此行測試的64kWh電池單一後置馬達335hp版本,0-100km/h加速5.2秒,在現實環境大約可以續航400公里。另一版本在前軸添置了一個201hp電動馬達以發揮四驅作用,總馬力達到536hp,直搗100km/h只需3.2秒。由於動用較大的77kWh電池,我們估計雙馬達版本續航力可達480公里。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更誇張的數據可以大談特談,但這些數據大多按CLTC(中國輕型汽車行駛標準)測定,CLTC則是十分地道的中國檢定標準,譬如測試要求的氣溫一般較暖,以及較為偏重市區行車情況。所以大家不妨把CLTC數據比作歐洲電動車的市區行車或輕載荷續航力,美國EPA數據則最有可能在現實駕駛環境中實現。
無論如何,上述續航力就一部日用座駕來說已經綽綽有餘。就算使用小電池,這部64kWh的Cyberster在混合了高速公路和提神山路的試車路線上確有本事續航400公里。雖然廠方尚未公佈充電速度,但我們至少知道從三成電量回復到八成,平均充電功率可達90kWh,意味DC充電應該夠快捷。
Cyberster的大新聞其實是開起來好爽。這個動力較低的版本未至於快到一塌糊塗,卻絕對足以叱咤曲折道路。有些車一開得快便會流於粗暴苛刻,Cyberster卻沒有這回事,吐勁並非像賽車那樣一觸即發猛似缺堤,而是用較為綿長的綿勁推壓你背部,力道收放易於掌握,可攻可守,真的有點痛快過癮。就算風馳電掣也不會構成沉重壓力,車手自然可以安心享受那份駕駛體驗,享受人生則是這片東方大地的王道。道路本身亦相當好,間中雖有大凹大凸,Cyberster卻毫無怨言地將之熨平,催促之下車尾還會略施橫移步法,儘管我一直未能徹底關閉牽引控制功能(主要因為介面用中文,又沒有人告訴我應該怎樣將之關掉)。車身控制功夫良好,但稍微偏軟,轉向亦然,在市區行走表現溫馴,可是在曲折道路攻彎掠角便會覺得有點不夠專注。好消息是這部車的基本功練得十分到家,底子相當扎實,感覺上不無提升動態性能的餘裕。
Cyberster在通往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和溪口鎮的S33公路上真可謂光芒四射,速度和精準度雖未至於天下第一,卻勝在好玩到極,儘管車手仍須妥善處理偌大體重。畢竟雙馬達Cyberster重量近乎兩噸,就算電池較小的單馬達版本相對輕盈,開起來彷彿輕了上百公斤,但重約1,600kg大似F-Type的東西揮舞起來始終擺脫不了質量沉重的問題。
話雖如此,這部單馬達版的動態反應複雜程度已有所降低,不像某些雙馬達電動車(通常也是大馬力貨色)會浮現陰陽不調的跡象。所謂陰陽不調,說簡單一點就是某些電動飛毛腿的前輪馬達彷彿與後輪馬達各自為政。由於操控不靠機械連繫,控制系統的校準又略欠火候,人車之間的關係根本沒有多少可供探索的空間,所以這些雙馬達電動車的反應少不免飄忽無定,有欠自然,如此一來自然很難提升車手信心。說得直白一點,我敢說雙馬達Cyberster速度會更快,卻不敢說它開起來一定更好。
這樣說也許有點刁鑽,但這部Cyberster縱使採用中國內銷版的規格,設定手法基本上還是十分對勁。中國用家也許講究乘坐舒適多於入彎精準,但兩者之間的輕重可以透過調校系統增減,懸吊彈簧、減震筒和襯套軟硬度亦不難調整。此之謂vehicle attribute integration(一曰車輛屬性整合),所以他日歐洲版Cyberster採用較快的轉向齒比和硬度稍高的吸震設定絕非一廂情願的妄想,結果如何將視乎MG希望Cyberster有多引人入勝。
我知道大家正在想甚麼。大家一定心想沒有引擎聲浪的開篷車,好比沒有卡士達醬的蘋果派,駕駛感受當然有別於內燃機驅動的開篷車。不過放諸此情此境,Cyberster其實也不壞,除了加速時會聽到隱約嘯聲,其他時候但聞風吹髮絲,感覺上更加接近大自然,真的可以盡情領略四周事物,包括古老竹林的婆娑細語,這可是我以往試車不敢貪圖的享受。
那麼有何結論呢?嗯,Cyberster確實令人佩服,就算與經典MGB的關係僅限於格式有點類同,猶能將MG品牌提升至一個新境界。命名雖說有點傻乎乎,在目前的電動roadster市場卻堪稱獨步江湖,既有駕駛趣味,又有良好造工,而且相當積極地壓低售價。我不會百分百衷心說它是跑車,因為它的功夫並非那麼硬橋硬馬,作為開篷GT車卻十分可愛。有一點可以肯定,Cyberster將會令處於下風的歐洲廠家聞到陣陣榴槤味。如果競爭真的能夠促使物種改良,世人當能大受其惠,因為今後競爭勢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