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道狂人<br/>Ford GT40 MK.IV - FEATUR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FEATURES

賽道狂人
Ford GT40 MK.IV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7 五月 2025

想在賽道日大顯身手嗎?向1967年利曼霸主GT40 MkIV致意的第三代福特GT至尊長尾版本當能勝此大任

Words: Jethro Bovingdon

Photography: Dave Burnett

Translation: Tony


我在未來幾天將化身億萬富翁

去一趟北美購物。奇就奇在我這個億萬富翁居然要乘搭經濟艙,隨行員攜帶的行李並非毫無品味的LV旅行箱,而是大大小小的攝影器材。但我還是十分樂意扮演這個角色,因為當金錢不成問題可以隨心所欲購買那些絕到被禁止參賽的汽車,這樣的購物之旅就是過癮。喔,這時候購物也會變得非常刺激,刺激到一塌糊塗荒謬絕倫,甚至有一種脫俗感。朋友們,歡迎大家來到一個超乎常理、法則和其他俗世枷鎖的世界,一個為「超高淨值人士」打造極少量賽道專用特級超跑的世界。

這趟旅程的起點是加拿大多倫多。我們會首先探訪當地的工程公司Multimatic,然後去他們設於東北部的試車場實測福特GT Mk IV——向1967年利曼冠軍車致敬的第三代福特GT至尊長尾版。試過這個限量製作67部,一部承惠160萬鎊的至尊版本後,我們便會去德州奧斯汀試一試麥拉倫用馬力超過820hp的5.2公升自然吸氣V12炮製的單座空氣動力學怪物Solus GT。Solus的矜貴程度比上述福特GT但有過之而無不及,產量只有25部,而且全數已被一擲330萬鎊面不改色的買家搶購一空。這是一個令人筋疲力竭的行程,但有誰說過暴富生涯容易過呢?

小城卡拉博吉(Calabogie)對許多人來說也許勝似世外桃源,我們此行卻是為了劃破這裏的平靜氣氛。不過看見福特GT的高聳尾翼之前,我們的確感受到這個地方瀰漫著幸福氣息。位處多倫多東北面大約四個小時車程外的卡拉博吉,坐落於青葱丘陵和寧靜湖泊之間,懶洋洋的生活節奏非常寫意,而且不時可見逃離大城市來此反思人生意義的人約同三五知己呼上幾口味道濃烈的……草。那種飄飄欲仙(但完全合法)的氛圍,反而令卡拉博吉的生活氣息好比清風徐來倍顯祥和。

喔,除非Multimatic的好漢碰巧來到鎮上。為了試車,這班人幾乎以Calabogie Motorsports Park為家,整備區更設有他們專用的設施。賽道本身亦相當精彩,路線隨著地形起起伏伏劃破茂密綠草和蒼翠林地,3.14哩(約5公里)全程結合了20個彎,當中既有盲彎,亦有一兩個饒富挑戰性的高速彎,規模之大在加拿大堪稱首屈一指。

我用租來的福特Edge SUV初次跟這條賽道打交道。等到不再陶醉於四周鬱鬱葱葱的景色時,我才留意到防撞欄和自己的距離原來那麼近,繼而想起這次測試的福特GT Mk IV何其珍貴,力量何其充沛,頓覺有幸試駕駛這部車與其說是一種特權,不如說是擔起一個十分沉重的責任。幸好我已經進入飄飄欲仙的狀態,所以管他娘呢?(編輯阿Rix曾經責令在下認真投入角色,所以我斷定將角色好好演下去是唯一出路。)

喔,對了,福特GT Mk IV只是這趟購物之行的第一個選擇對象。這件一身肌肉橫練得非常養眼的作品,簡單地說就是純為賽道而設的高度特化型福特GT,威力超乎同名利曼冠軍車的程度甚至令Ford Performance的專家指稱其圈速其實比較近乎LMP2原型賽車水平。開發大綱?「儘管發神經可也」。唯一限制是客人所用的米其林輪胎能夠承受多大垂直載荷,以及……嗯,沒有以及。

為此他們用Ecoboost V6炮製了一個馬力約有820hp的3.8公升高增壓版,並且動用了全碳纖維煞車碟、6前速X-Trac序列式變速箱、Bosch賽車牽引控制系統和ABS,以及Multimatic ASV可變滑閥賽車懸吊。此外還延長了輪軸距,以及添置了一大堆整流裝備,務求在240km/h之下產生1,088kg下壓力(320km/h的下壓力可達2,045kg)。這部Mk IV重約1,265kg,外形毫無疑問嘆為觀止。我一向很喜歡福特GT,今天得以親自一試現役一代的終極發展型兼福特GT史上功夫練得最絕的至尊,心情自然又驚又喜。呃,這樣說並不是要劇透或甚麼啦。

車頭分流板可以比車身其他部分早半秒衝線,果然高明

這部GT是Ford Performance和Multimatic合作的成果。這兩間公司的關係非常深厚,我們昨天在多倫多參觀福特Mustang GT4從光禿禿的車架化零為整時,便搶先一睹了同樣與Multimatic聯手開發的準投產型Mustang GTD,還順道鑑賞了準備好送交買家的Bronco DR完成品。Bronco DR是即買即用的沙漠賽車,原裝規格足以應付Baja千里大賽。看著這種越野巨無霸與車身高度幾與膝齊的Mk IV共處一室,某程度上已經看得出Multimatic的工程技藝何其精湛。事實上這間公司還負責製作Aston Martin Valkyrie AMR Pro和賓士AMG One,為保時捷963 Hypercar計劃供應車架一事則提供了另一個透露其實力的可觀線索。簡而言之,這部GT Mk IV具備蓋世大俠的血統。

不是我們見過最漂亮的引擎艙,但漂亮與否在此並非重點

 排氣管絕無作假,福特GT Mk IV每一方面都貨真價實

難以置信的是他們居然沒有安排安全車為我開路,亦沒有安排教練坐在副手席指點迷津。事實上我在天堂般的卡拉博吉所得到的招呼,與人世間的一般做法簡直是兩回事。「OK。」在Multimatic當了三十年試車員兼利曼組別冠軍人馬Scott Maxwell爽快地說:「我們會讓你用舊輪胎先熟悉一下車輛特性和場地。」我一邊點頭,一邊心想在這麼缺乏緩衝空間的賽道到底有多少機會可以一窺這部車的偌大潛能。「待你開得舒適自在時請返回維修站,我們會換上一些黏勁較強的輪胎,到時就可以認真過招。」

從這個角度看儼如正規利曼車手出陣,正是冒牌妄想症全力發作的時候

Jethro接受Multimatic試車員兼利曼冠軍人馬Scott Maxwell的最後訓示,內容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別撞車」

他們的信任感著實令我有點錯愕,那份為作品感到無比自豪和鼓舞的暖意卻也令我大嘆不枉此生,難道這就是有錢到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覺嗎?若然,億萬富翁的生活似乎比我所知還要美好千百倍,豈不惱人。「這些輪胎大約要用一個圈達至工作溫度。」Scott繼續說明:「之後就可以用最佳狀態跑上兩三圈。」牽引控制和ABS的介入程度已經設定妥當,動力輸出則調整至中級水平。換言之這副容積較大的V6眼下大約可以產生700hp(應付這片場地綽綽有餘,Scott更指出這個設定造出的圈速,往往比更霸道的800多匹設定還要快),而且車上沒有離合器踏板需要操心,車手只要拉一拉換轉撥片就可以進入一檔,之後按下方向盤近在右手拇指旁邊的黃色按鈕即可開步走。

需要吸收記取的事情多又多。譬如轉向系統的輔助力道雖說可以調校,可是光用最弱的設定,轉向反應已經十分線性流暢。我聯想到的第一個字眼是「純粹」,但這個想法很快就被V6鬼哭神號的渦輪嘯聲和隆然巨響完全淹沒掉。GT街車相當平凡的Ecoboost引擎,居然蛻變成這麼張狂的怪物,到底是練了哪門子功夫啊?簡直瘋掉。變速箱變招亦快到離奇,煞車雖然用上全碳碟,卻好像不用怎樣熱身便發揮出應有作用,減速力道之猛幾可令人眼前一黑,街車根本望塵莫及。每當你以為煞車時機已到,其實每一次都會落得太早減速的下場。於是暗自發誓下次再推遲一秒才疾點中間的踏板(用Mk IV加速,一秒可是相當長的時間),結果卻又一次當場尷尬,不得不重新加速衝至入彎點。這部車呀,真的可以說停就停。

強大減速力和同樣眼花撩亂的加速威力,或會令人以為這部GT的駕駛感受非常粗獷霸道。其實完全不是這回事,開起來反而流暢自然,速度快得難以置信。車手大可放心操控油門,GT Mk IV自然有求必應。從外邊觀看,這部車又長又寬充滿戾氣,可是雙手一旦輕挽方向盤,便會發覺它似乎比想像中細小、輕巧、靈活。它豈止不會拒人於千里,反而會懇求你用力靴策,一彎又一彎一圈接一圈地揭露它的真本領,腦袋不得不飛快重新校準以發掘箇中可能性。

「坦白說,福特GT Mk IV並不是那麼適合正常人駕駛的汽車」

這個場地有一個由三個彎心構成的下坡右彎,尤其能夠表明整流裝置的作用。這個彎前面有一個長命高速路段,途中有兩個可以用五檔全力加速通過的彎位。車手越過坡頂看見上述右彎時,務須鼓起所有勇氣抗拒猛烈減速,只要輕輕疾點煞車踏板順勢退回四檔扭動方向盤入彎即可(煞車踏板的輕重設定得十分好,反應十分連貫),而且每一次都會因為Mk IV總能圓轉自如緊貼路面而驚嘆不已,但覺先前鼓起的所謂「勇氣」簡直貽笑大方,整部車宛如被無形之手壓向地面,強大吸附力好不驚人,何況Mk IV這時所用的只是舊輪胎。

可想而知換上「高黏度」輪胎的話,這部車大有可能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境界。卡拉博吉作為練武場,唯一稱得上缺點的地方是賽道的磨損力強到難以置信,像阿Scott那麼天賦異稟全情投入的車手不難在狂攻兩圈之下報銷掉一套全新賽胎。所以更換新輪胎當能令圈速出現重大變化,我的圈速大概就是因此縮減了三四秒。就煞車、彎速和放膽發揮八百多匹馬力而無懼吃不完兜著走而言,這部GT簡直把我帶到自己從未踏足過的境界。好,那就試試選用Mode 3引擎脈譜,同時將ASV懸吊調升至Level 4(總共五級),試試正規賽車手眼中屬於「偏重車頭」的玩法。

更改設定後,下盤依舊穩如泰山,但反應敏銳度有所提升,就算出現車輪滑移也是推頭居多,但牽引控制系統總能確保車手輕易修正任何小幅側滑。試車過程爽到不可思議,但覺整部車處於最佳狀態,彷彿推開了一扇通往另一世界的門窗。就體力消耗而言,Mk IV並非太講究體能,但加諸車手身上的力量真的非常霸道,對精神構成的挑戰可以相當累人。因為它直搗目標位置的速度實在太快,彎速之快往往令我腦袋應接不暇。能夠用直覺駕御這部車雖然令我十分欣慰,但過程中必須用盡腦袋趕及應付下一個煞車點或彎角。所以每當發覺比前一圈快上一點點,下一個彎在更短時間內逼近眼前,我都會忍不住恭賀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部GT不會拒人於千里,反而會懇求你用力靴策」

最美妙的事?縱使只是剛剛開始窺探這個場地和Mk IV的玄機,我也可以清晰感覺到輪胎爪勁隨著圈速縮短而變弱,他日當能振振有詞地向人吹噓「輪胎玩完了」之類的體驗,這種層次的冒牌妄想症可是無法以金錢衡量喔。坦白說,福特GT Mk IV並不是那麼適合正常人駕駛的汽車,對一般億萬富翁來說也有嫌太霸道。可是它真的可以鼓勵你挑戰個人極限,令你意識到這些極限其實只是嶄新旅程的開端。所以我思疑這件作品的挑戰性、娛樂性和啟發性將會歷久不衰,一言蔽之就是精彩到極。GT Mk IV好比一場聲浪、熱力和恐懼的盛宴,一招一式卻又出奇順乎直覺,玩味深不見底,令我好想馬上掏出空想支票簿大筆一揮。不過一擲千金之前,還是得先去德州奧斯汀會一會麥拉倫Solus GT。

馬上去topgear.com看片吧

原文出自《TOPGEAR極速誌》2024年09月 第107期。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