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器人 - FEATUR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FEATURES

戰鬥機器人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11 十月 2018

機器人終於實現了科幻小說的預言,可以互相打個你死我活。

Words: Pat devereux / Photogrohy: barry j holmes

MegaBot隊員: 左邊那位是Brinkley Warren,右上方是Matt Oehrlein,Gui Cavalcanti居中。 三人現正加緊趕工,準備在機械人殊死大戰中 與日本對壘。

 

歷史上偶爾會出現科幻小說變成科學事實的時刻,飛機和互聯網就是例子,兩者同樣超乎想像,最少在發明它們的人走進辦公室宣布「你知道你所說的概念根本不可能實現嗎?嘿嘿,看看這個吧……」之前,成事機會都好像十分渺茫。

距離舊金山灣數里外,置身於加州奧克蘭某個破落小區一座牆上滿布塗鴉的簡陋鐵皮倉庫中,很難不興起劃時代一刻降臨我身的莫名感概。眼前所見也許有點像一個超大規模的科學項目,然而這個根據《鋼鐵人》簡簡單單暱稱為Mark 2的15尺高機器人,卻很可能代表著你我所知的電玩和巨大機器人的未來。

最讓人興奮的一點?這個鐵甲威龍並非生性溫和良善的巨人,而是真真正正的戰士,設計目的就是要做到唯有多種武器傍身的大型鐵甲人才能進行的肉搏戰,與其他巨型機器人展開UFC終極格鬥錦標賽結合怪物卡車一樣的惡鬥,而且這些碎片橫飛殺聲震天的火爆場面就快要在你家附近的體育館和大銀幕上演。

呃,應該算是快要了吧。因為整件事得以成真之前,MegaBot背後的血肉之軀隊伍仍有許多功夫要做。跟其他真正完成品的製作過程一樣,你在這裏所見的只不過是驗證概念可行的具體實驗,接下來還得招商引資,方能正式著手準備參與機器人世紀大戰﹣2016年末舉行的美日對抗賽。

蹲下來的Mk2,身高11.5尺,伸直下肢時高達15尺

 

不過現在就大談機器人擂台大賽,未免時機尚早。在此之前,且讓我們查明一下這件東西背後的隊伍是何方神聖,居然興起這麼瘋狂的念頭,以為這種事真的可行。我的意思是這種東西不可能是幾個死忠電玩迷玩了一場MechWarriors或Hawken大戰後有感而發一夜之間構思出來,抑或……

「整件事始於我們在學校打電玩和觀看科幻電影,故事中常常出現人類駕駛的巨大機器人。」MegaBot的生父及首席執行長Gui Cavalcanti說:「這股潛移默化的作用在過去五十年幾乎無遠弗屆。所以幾年前我參與設計及建築節目〔The Big Brain Theory〕時不禁有此一問﹣如果擁有花不盡的金錢,可以心無旁騖從事工程項目,你會打造什麼呢?我的答案是『建造巨大人型機器』。」

對於大部分人,這種念頭通常甫一浮現便告煙消雲散,因為那是絕不可能實現的白日夢,但Gui有兩點令他有別於大部分人。第一點是他曾在Boston Dynamics當了幾年工程師及系統整合員,Boston Dynamics則是目前正在生產Big Dog、Atlas等擬態機器人的公司(這些機器人有點叫人毛骨悚然,因為它們太像活生生的東西),2013年更獲得谷歌的X部門垂青收歸旗下。

第二點是不同於十年前的發明家,Gui可以透過天使投資和眾籌獲得近乎即時到手的融資。所以本來要花幾年募集資金、招募志同道合遊戲玩家和強打怪傑的過程,Gui只消幾個月就可以一一辦妥,何況他現已找到一位實力派搭檔Matt Oehrlein。作為現任MegaBot財務總監,Matt曾經在電力公司Eaton的研發部任職,專門研究控制理論和液壓系統。若把機器人比作真人,Gui製造的部分就是骨骼,Matt負責的是中樞神經系統。

發泡膠炮彈足以在100尺外的車門上留下凹痕。

 

這對搭檔因為組織MakerSpace活動而結識(參與MakerSpace的都是喜歡製作東西的同道中人,組織性質基本上好像健身房,但所用器材並非舉重器械或楕圓機,而是車床和3D列印機),兩人第一時間便發覺雙方在手工技能上可以互補長短,而且同樣胸懷遠大目標,遂允諾對方保持聯繫,一旦遇有甚麼大型項目便會鼎力相助。

所以當天使投資者Josh Adler某天現身於Gui在Boston Dynamics的辦公室,問他有否大型項目可以投資,Gui便第一時間致電Matt,一談之下即拍板決定馬上著手工作。討論過一兩個最終胎死腹中的概念後,主題就此落在機器人身上。「當中有何商機?我們可以投資嗎?」Adler問。

Gui和Matt可沒有慢半拍,立刻繪形繪聲形容他們打算怎樣製造一個巨型機器人,並確保所有組件可以跟他人共享,以便其他隊伍輕易製作他們的機器戰士,然後創辦一項環球體育聯賽,讓這些機器人在擂台上較量,把對方打成爛鐵以娛大眾。換言之就是繞了一個大彎說「對,你可以投資這個項目,結果不單成就一場大混戰,還有利可圖。」

2014年5月,Adler籌得足夠資金建造圖中機器人的軀幹和右臂(也就是Mark 1)。他們認為這個初步成果已足夠激起外界的投資欲,遂發起了180萬美元的Kickstarter眾籌運動,一心想著可以坐下來靜待鈔票滾滾來。問題是市場反應並未如想像般熱烈。「在第一次眾籌,我們推銷的體育概念實在太新穎,外界根本無法理解。」Gui說。在其他人眼中,這個概念實在太難一時三刻消化得來,未免太也曲高和寡。

Mk3會用破壞性武器代替這些顏料火箭炮。

 

MegaBot的攻擊方向和怒火由兩名機員控制。

 

不過他們總算引來了Autodesk的CAD設計軟件部老總注意。由於初號機設計期間使用了他們的軟件,Autodesk提議出資贊助完成機器人的餘下機體,條件是他們在拉斯維加斯年度大會Maker Faire上發表專題講演時,有權借用機器人助威。Maker Faire是製作者和發明家必到的科技盛宴,也是Gui一伙結識第三名成員Brinkley Warren的地點。Brinkley本身是連環創業的老手,尤其精於構建和推銷嶄新概念。

結果Mark 2迅即走紅,吸引了許多人注意,但MegaBot隊伍覺得這樣尚未足夠,反而更想實現他們的戰鬥方程式,所以放棄了打造另一台終須報廢的MegaBot,直接下戰書挑戰日本同道﹣水道橋重工和他們製作的Kuratas巨型機器人。他們拍了一條視頻,在7月4日上載到YouTube公開挑釁對方(當然嘛,7月4日是美國大日子)。Kuratas一方亦以影片回應:好啊,即管放馬過來。不過日本隊伍提出了一個條件﹣這場比試須採用格鬥方式,不能光靠大口徑槍炮。

Mk2用輕質裝甲,Mk3則會用上厚厚的正規裝甲。

 

2016年大決戰鐵定會成為相當轟動的大事。為了建造鐵拳無敵機器人,MegaBot在Kickstarter發起了另一次眾籌募集50萬美元。拿著7,857名微眾投資者集腋成裘的資金,這幫好漢現正拼死拼活把Mark 3變成事實。套用他們在眾籌的陳述,這一次的作品「速度和動力最少提升五倍,全副武裝足以進行亂戰和編程戰鬥」。

哪一方會勝出?「我相信日本隊最得民心。」Matt雖然這樣說,卻顯得胸有成竹,似乎深信他們的機械人會把日本對手打個螺絲盡碎。結果是否這樣,大家不妨拭目以待,但我最少可以肯定一件事﹣大戰當天,TG將會在擂台邊直擊報道。這可是TG絕對不想錯過的歷史性時刻。

 

昔日高手

說到把機器人對手打到屁滾尿流,它們可是一時無二的霸者

 

DEAD METAL 《機器人大擂台》駐場戰隊的元祖成員之一,擁有蝎尾一樣的液壓夾鉗。

 

SGT BASH  雖然裝有噴火器,卻經常中途耗盡燃料,而且容易被對手撬翻,身手並非太好。

 

MATILDA 貌似犰狳的駐場女殺星,背後設有一把非常惡毒的電鋸,幸好她出道時尚未發明扭扭屁股舞。

 

SHUNT 名曰擋我者死,天性亦一如其名。這個貌似推土機的傢伙不單裝有大鐵犁,還有鐵鏟和鶴嘴鋤傍身。

 

SIR KILLALOT  如果世上有機器人圓桌武士,這位老兄肯定有資格佔一席位。它最喜歡什麼招式?不就是眉心一刺霸王槍。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