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馬斯克西洋鏡 - FEATUR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FEATURES

拆穿馬斯克西洋鏡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6 七月 2019

說Tesla Model 3直線加速威力超乎M3……我們可以相信真有其事,可是在賽道壓倒M3?絕無其事吧Elon。以下就用TG科學驗證一番。

Words: Jack Rix,Photography: Rowan Horncastle,Translation: Tony。


記得他關於凱薩琳大帝跟馬匹有一腿的韻事嗎?純屬個人志趣嘛。那麼他在愚人節聲稱其(公開上市的)公司已經徹底破產一事又如何嗎?之後的股價下挫簡直兒戲一場……那個可是低點喔。馬斯克的推文客氣地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不客氣地說則是一部公關愚行錄,而且表明這位仁兄的社交技巧極為有限。我在上個月Model Y發表大會坐在第三排聽其說法,便親眼見識了一些令Maybot看似久經排練伶牙利齒的言行(譯按:Maybot是文翠珊 + robot的造句)。請勿誤會,馬斯克所述的Tesla風雲十年其實引人入勝,只是表達手法未免有點太那個#accidentalpartridge。

是我離題,說回主題。這次任務是從他140個字母組成的隨筆中嘗試挖出一些合理根據。事緣馬斯克去年五月仰首一口吞下整副豹子膽,居然瞄準快車江湖上的中流砥柱,膽敢對寶馬M3指指點點。

這番言論恰好正中車痴下懷。大家都知道電氣陣營在直線加速上嘲弄汽油陣營已有好一段時日,可是說電動車拐彎身手不比直線加速遜色,而且圈速更快,過程更加有趣……這個可是非常重要的分岔口。因為此事屬實的話,抗拒加入電氣化行列的藉口勢必受到動搖,甚或很快站不住腳。

所以計劃如下:安排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和寶馬M3各一部(為免價格相差太大,後者是標準型,所以沒有3,000鎊的Competition Pack傍身),拉隊去加州北部的Thunderhill賽道一較高下。比試分四個回合,每個回合勝出有一分,冠軍只有一個,最後勝利者會接受公路測試以便我輩細心咀嚼。

第一回合:直線加速賽

四分一哩正面交鋒,最遲衝過終點的一方罰去泡茶。

「起步氣吞天下,繼而全力謀殺煞車。」

四輪驅動對後輪驅動,444hp對425hp,0-96km/h加速3.5秒對4.1秒,只消大腳踩盡踏板以考驗車手技巧的DCT,這一關Tesla理應手到擒來,何況性能數據不會說謊。這邊廂M3每次起步多多少少會把珍貴動力化作熱力、噪音和青煙消失掉(請相信我們,我們試了一整天,到頭來還是無法避免車輪某程度上打滑),另一邊廂Tesla則以一招怒問天仰起車頭毫不留情直搗跑道尾。不,最初的寸勁其實未至於Model S P100D那麼磅礴,但意到招到的瞬間反應未有失色,這一刻潛龍勿用,下一刻竟已飛龍在天。

到了起步點外十米,雙方差距已有一個車身,之後Tesla便乘著寶馬回氣升檔,發揮單速檔位之利進一步擴大優勢。如是者戰至中盤,勝負基本上已經一目了然,儘管雙方在最後三分一段路上旗鼓相當,差距未有擴大。最少在我看來旗鼓相當,畢竟當時我在後視鏡上看到的寶馬已經縮成一個小點點。不過事後查看最後階段的車速,結果顯示寶馬在終點前原來急起直追收回部分失地。

那麼總結一下第一回合吧。這部Model 3既無Ludicrous模式,亦無電池預熱程序,開步走不外乎一腳油門。儘管Tesla告訴大家Track模式不會對立定起跑帶來額外好處(在第三、第四回合倒是有好處),我仍然決定使用這個模式,皆因測試場地是賽道,而且這個模式令我覺得自己所向無敵,閣下喜歡的話大可稱此為數位花招。每次跑完四分之一哩悻悻然折返起跑點,Tesla會耗用大約百分之二電力。各位也許覺得這少少電力何足掛齒,反正我們又不是要它連續衝上五十次,可是一想到電量這樣降下去,自然會意識到加速威力終會略為減弱。所以閣下若有心用直線加速取悅朋友或摧毀對方自尊,請確定電池已經完全充飽。

第一回合:四分一哩加速

Tesla       11.9秒@181.2km/h

寶馬        12.6秒@191.6km/h

Tesla:1 – 0:寶馬

第二回合:0-160-0km/h

這一關涉及加速、煞車和GCSE數學。

寶馬毫無疑問在倒車直線加速賽魚肉Tesla。

我們想過直接了當用160-0km/h比較煞車性能,可是考慮到寶馬輕於Tesla,而且幅度之大相當於一頭加州海獅(1,560對1,850kg),測試結果恐怕會一面倒。0-160-0km/h的妙處在於提供一個公平較量的基礎,因為咻一聲直搗160km/h的一方,接下來就得設法削減先前累積的動能。正如我們在直線加速回合所見,Tesla的0-96km/h加速威力根本屬於另一境界,但寶馬在96km/h以上的車速增幅卻相對大。假設Tesla在這個回合猶能搶先到達160km/h,煞車系統便得處理一個燙手山芋,必須把體重因為鋰合金電池而增加不少的Model 3拉停。

這次起步Tesla依然氣吞天下。我一看見GPS定位VBOX測速器的讀數直搗160km/h(最終顯示的讀數是169km/h),便第一時間全力謀殺煞車,同時心想會瞥見一部寶馬從我右邊眼角掠過。可是在完全停下來之前的最後幾呎一看後視鏡,居然看見寶馬在我後方兩個車位外停下來。

一輪咒罵指手劃腳後,我確信這回合的勝利屬於寶馬。可是當我回過神來用基本算術一計,便猛然醒起這個回合的勝負其實與煞車距離完全無關,而是最先煞停下來的一方勝。鑑於快慢之差實在太小,從我所在的位置根本無法判斷誰勝誰負,於是只好根據記錄所得數據論輸贏。我姑且假設雙方毫無偏差地做到0-160-0加減速,再把我的反應誤差時間加諸兩者身上,所得結果是……Tesla險勝。

第二回合: 0-160-0km/h

Tesla       13.1秒

寶馬        13.8秒

TESLA:2 – 0:寶馬

第三回合:火拚圈速

雙方單獨上場各跑一圈,時間最快者勝,駕駛風格不會加分。

「像彈弓射彈珠一樣飛撲出彎。」

這個回合我們其實可以召Stig仔上場,反正他根本不在意測試對象用汽油還是電力,何況加州海獅是他最喜歡的三大鯺足類動物之一,但我們最終做了一個主觀判斷。為了讓不是沉默車手的絕大多數人覺得戰果具有切身意義,以及考慮到公平性,圈速一事就交給駕駛功夫不過不失的我一手包辦吧。不過這個安排馬上便受到質疑,主要質疑者不是別人,正是在下。因為我發覺自己在Thunderhill西區賽道一個棘手坡頂右急彎一飄之下覆水難收,繼而溜冰一樣滑過沼澤緩衝區,眼睜睜看著漫天泥濘像信天翁便便空襲一樣撒得Tesla灰頭土臉,於是只好匆匆打開水龍頭沖洗捲土重來。

這筆賬其實不能全部算到我頭上。須知這個Model 3 Performance專用的Track模式不但會透過擺弄扭力好讓車手玩飄移把戲,還會把煞車能量再生的減速力道調高到0.3G,由是得出八零年代法國掀背跑車那種收油附送甩尾的搞笑效果。慎用之,你可以收緊轉向角度,相反用之不當,譬如誤信人言在坡頂盲彎不該退縮只管開盡油門衝過去,便會嚐到不大不小的越野滋味。

話雖如此,這個特性也令Model 3的身手添了一股怡人風味。因為它實在太能幹,直線加速義無反顧,處理彎角的車身控制功夫無懈可擊,甚至因為太穩定而瀕臨平淡乏味。

寶馬M3示範寶馬M3拐彎指定禮儀。

勁似鞭腿的加速力意謂著車手只要面對正確方向,無論轉向不足多麼厲害(入彎手法太狠的話,轉向不足會相當厲害),路線多麼可疑(個人傾向用富有創意來形容),都可以像彈弓射彈珠一樣飛撲出彎。不過Model 3也有一些破綻,轉向毫無反饋可言,反應卻快似法拉利488 Pista,放諸一般公路雖然予人反應敏捷的印象,在賽道卻未免流於神經質。重量也是一個問題,雖說Model 3的重心低似超跑,下盤因此格外穩定,但質量只能掩飾一時,斷不可能永遠隱藏起來。一旦把目光放在操縱性能上,你很快便會發覺重量是一大制肘,妨礙車輛達到真正矯若游龍的境界。只要把Alpine A110和這類沉重汽車放上同一擂台,直接透過你的手指和屁股上一堂物理課,Model 3隱藏起來的大笨象自然會無所遁形。用它攻略賽道,你在機件變得太熱,電腦插手干預令功力好像只剩三四成之前,恐怕只能火力全開跑上幾個圈(就這條兩哩賽道來說頂多三、四圈),焉能盡興。

M3從第一個彎開始便給人較少制肘的感覺,顯得更加躍躍欲試。最初是有點令人不安,但之後便會意識到可以更加倚重前輪,進一步延遲煞車,在肥仔Tesla要求戒急用忍的彎角一掠而過。可惜當你火力全開,油門反應相形之下卻有嫌冷感,伴隨加油而來的聲浪亦不若記憶中澎湃,聽取輪胎動靜專心風馳電掣反而更有趣。我用兩部車分別跑了一個計時圈,兩次過程都不是百分百乾淨俐落。如果再給我幾個小時,兩者應該可以造出更快圈速,但判別式的關鍵數值已經躍然紙上——Tesla圈速快了差不多兩秒。

第三回合:火拚圈速

01:34:07  Tesla

01:35:86  寶馬

TESLA:3 – 0:寶馬

第四回合:飄移

飄過同一個彎,按淡定程度和趣味性分高下。

M3在各種意義上都比Tesla煙味濃。

這一回合交戰規則如下:找一個出口闊寬,路旁堅固障礙物最少的彎角,然後放膽飄,衡量優劣的唯一準則是在下笑容有多燦爛。我事前大致上已料到這一回合會出現什麼局面——沒有Competition Pack傍身的M3素以極限之下有點惡毒著稱,可想而知不好應付;Tesla則會用它的巨大腦袋推敲我究竟想做甚麼,然後按情況調動扭力賜予我出神入化的飄移技巧,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我所料。

寶馬首先上場。關上所有輔助駕駛系統的M3馬上如魚得水,飄起來自然而然,動作容易預測,側滑角度與我右腳的動作幅度完全成正比。當你召喚扭力時,蓄勁發勁之間誠然有一定時間差,每次吐勁後輪又好像排山倒海,但出招一刻只要保持理智警覺,剩下功夫便相當簡單。

「只要你想快,它就會給你快,平常大部分時候又可以寧靜舒適地滑行。」

接下來輪到Tesla和Track模式。這個組合需要另一套駕駛手法,斷不能像寶馬那樣一頭鑽進彎角等車尾借勢飄起來。竅訣是入彎時稍微收油消弭轉向不足,促使車身旋轉起來,等到車身趨近中性或過多轉向時給它一腳油門到底。電腦控制軟體會根據轉向角、油門位置、車速、G力以至你午餐吃了什麼揣摩背後用意,然後給你進入側滑狀態,直到你解除反打方向盤才用前輪拉直車身。這套飄移功夫感覺上類似Focus RS的drift模式,卻又似乎不若福特那一套來得自然,車手必須滿足感應器的條件才能煽動系統做出有趣反應,而不是反過來由系統遷就車手任你想點就點。Tesla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正在製作一套他們稱為sliders的更新軟體,容許車手選擇後軸扭力分配比例。到時我們肯定會把所有扭力調往後軸,所以有勞給我們多準備一套輪胎吧。但那是到時的事,所以寶馬這天總算得到一分,不至於全軍覆沒。

第四回合:飄移

寶馬        #1

TESLA:3 – 1:寶馬

最終得分Tesla 3:1 寶馬   馬斯克勝

世上有什麼注定一黑一白分道揭鑣?答曰這場比賽。「四個回合,每個回合勝出有一分,冠軍只有一個。」

所以這場比武是Tesla大勝,好值得大家表揚。就一款65,200美元的汽車來說,它的速度實在快得驚人(未計額外配件,寶馬M3已經要66,500美元)。可是仍然有一件事叫人難於取捨:考慮到身手重複再現的能力、整體敏捷度和痛快感,我在Thunderhill的臨別一圈還是選了寶馬做拍檔。移師至公路卻是另一個故事,因為寶馬為了發揮打擂台的潛能,在舒適、精緻程度上作出了頗大犧牲。Tesla卻毫不妥協,所謂不方便充其量只是每隔250哩左右就要找Supercharger充電。每當你想快馬加鞭,它可以快到不知所謂,平常大部分時候卻可以寧靜舒適地滑行,興之所至又可以飄來飄去熱鬥幾圈製造美好回憶。如果Tesla真的有心製作一個偏重賽道性能的版本,把電池減半,散熱多下一倍功夫,藉此減輕重量,使得電池能夠用十成功力撐上十個圈,之後回站充電廿分鐘便可以再次上場,這樣做的話應該可以奏效。無論如何,你我應該為目前處境額首稱慶,慶幸內燃機勢力在痛快駕駛趣味上仍然無人能出其右,與此同時電氣勢力卻在巔峰性能上長江後浪推前浪。他日電池科技一旦突飛猛進,電動車的身手肯定也會相應改進,所以送你一個推文材料吧Elon:你是對的,你已經博得我敬畏有加,但要博得車痴心悅誠服,這場仗的戰火今後勢必繼續蔓延。

規格表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BMW M3

售價:$65,200(英國售價未定)

售價:$66,500(英國售£59,905)
引擎:雙直流電動馬達,444hp,65.1kgm 引擎:2.979公升雙渦輪增壓直六,425hp,56.1kgm
性能表現:0-96km/h 3.5秒,250km/h 性能表現:0-96km/h 4.1秒,250km/h
傳動:單一前速,四驅 傳動:7前速DCT自手排,後驅
續航距離:545km 燃效:8.3L/100km,194g/km CO2
重量:1850kg

重量:1560kg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