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rge Eleanor Mustang<br/>驚天動地60kWh - FEATUR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FEATURES

Charge Eleanor Mustang
驚天動地60kWh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0 三月 2020

老爺車的問題在於機件信不過,不是嗎?30萬鎊電動Eleanor的生產商Charge認為此說不當。

Words: Jack Rix,Translation: Tony。


 

星期日修修補補自得其樂,閒來無事去郊外逍遙快活,賞心悅目之餘與途中邂逅的汽車愛好者高談闊論,好不快哉。家中有一部古董車的想法人皆有之,但現實往往是弄到一地油漬,銀行存款出現大額支出,出車大日子居然連半個人影也見不到。其實古董車還有另一種玩法,君不見經典車型電力化最近已成為大車廠最新的行銷手段,電動Mini Classic、捷豹E-type Zero和Aston電動DB6 Volante可見一斑矣,如今還多了一家叫Charge的後起之秀。這間新公司獨沽一味電力化,首先推出的作品就是1967年Mustang電力再生版。

迄今收到的訂單,有一半屬意於黑色車漆,如此一來豈不簡單。

Charge總部設於North Acton某工業園,距離TG英國大本營不外乎十分鐘車程,設施雖然不比矽谷,進去一看卻蠻有Tesla、Google、Facebook等矽谷巨擘的氛圍,大堂右邊居然有一個一應俱全的廚房,廚房內還有一位忙到焦頭爛額的廚師。「每天十二點半我們都會一起吃午飯,大伙兒可以共聚一堂創造話題討論一番,這是關乎文化的投資。」Charge CEO Vadim Shagaleev如是說。

中層閣樓擺放的DJ打碟機是Vadim另一嗜好。「我們有時會開夜班換一換工作氣氛,你知啦,總是要輕鬆一下嘛。」BBC可沒有這種福利啊。不過一開工就要設法賣出499部每部盛惠30萬鎊的六零年代Mustang電動版,Vadim確有需要讓那些講究科技的顧客留下正確印象,其重要性與創造一個能夠吸引適當人才的工作環境可謂不相伯仲。

這家公司目前僱用了十五名員工,當中包括了幾位曾經效力麥拉倫、JLR和威廉斯車隊的老手,員工陣容預計今年末便會增至三十人。到明年底遷進三十分鐘車程外的四萬平方呎新廠房時,僱員人數更會大增至七十左右。他們的首位顧客(來自洛杉磯的先生)可望明年初接收新車。按目前計劃,公司在2020年會完成五十部現已名花有主的Mustang。

「我本來在俄羅斯的隨選視訊服務公司擔任業務發展總監,離職時公司規模已大於iTunes。」Vadim解釋:「但汽車是我的摯愛。我在聖彼得堡長大,父親在我十二歲那年便用一部Lada教我開車。」

Vadim準備絕塵而去換一換工作氣氛。

這盤新生意由Arrival的CEO牽頭,Arrival正是Vadim舊僱主和Charge的母公司。「他名下有一部法拉利Dino,好想經常開它上街,但那部車經常漏水漏油,根本不像他所想那麼可靠。」Vidam憶述道:「那時候適逢Arrival開始為電動巴士和貨車生產零組件,於是他打電話給我說『不如索性造電動老爺車吧』。他想我打理這盤生意,因為我從沒涉足過汽車業,有利於用嶄新角度處理這件事。於是我在2016年便舉家遷居英國,就這樣做到今天。」

「我們的第一步是尋找一件適合改裝的公認經典作品,於是開始用DB4、勞斯萊斯、E-type等名車多方嘗試,但很快便發覺大多數並不中用。後來靈光一閃想到自己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驚天動地60秒》,片中的Eleanor恰好又是我的夢想座駕。這款老爺車符合我們所有要求,我們在坊間亦找到一部正在放售,於是買了回來……結果發現它如同一堆廢鐵。」直到Vadim發現R3 Performance,事情才出現重大轉機,因為這家美國公司獲授權用Mustang原廠鑄模複製全新外殻。

這裏所見的電動Mustang,是第一個把Arrival電動系統(鋰離子電池、四電動馬達、電子動力控制單元、車廂控制介面)和R3外殻共冶一爐的原型作品,品質卻非手工粗糙的實驗品可比,精美程度之高就連引擎蓋下面的變流器也仿傚hot rod施加了電鍍處理,雙座車廂的裝潢亦十分工整,直列螢幕和數位儀錶群簡單又易用。

「這部車雖是原型作品,品質卻非手工粗糙的實驗品可比。」

放在工場旁邊的另一個車殼乃供第二階段之用,電池會更平均地分佈於地板下面,較少佔用原本安裝後座的空間,並會裝上新型可調高底氣壓式避震器、較寧靜的單速變速箱、新型軟體和動力更強大的電動馬達(每一個功率100kW,相當於134hp),加起來便得出以下的最終規格:四電動馬達(總動力輸出536hp,扭力122.4kgm),四驅,64kWh電池續航距離可達320公里,0-96km/h少於4.0秒,支援50kW直流充電。

出發去Longcross試車場一試原型車之前,開發人員給我們打了許多預防針,指出「第二階段作品會有天淵之別」、「這個原型的動力只有預期目標一半左右」、「新軟體能夠在你認真發力時化解前輪空轉」,諸如此類。其實他們何須道歉,因為單單坐在這部車上已經覺得很架勢,車身非常寬大,卻大得合乎人意,總之又大又重又粗壯,氣勢與它仿傚的肌肉車如出一轍。

沿著外圍的高速環型跑道推進,此車吐勁不可謂不強,但仍然無法與Tesla或Taycan相提並論,最少現階段無法相提並論。右腳用力一蹬,前輪果然會空轉一陣子才腳踏實地,但開發人員保證略為修改程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此外,我留意到車上有一個Burnout模式的開關鈕。Vadim表明他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飄移模式?理所當然嘛。你甚至可以像坦克那樣原地轉圈,每個車輪都裝有電動馬達的好處就是控制彈性無限大。」

極速60秒……然後回頭充兩個小時電再戰三百回合。

單速減速齒輪嘯聲不絕於耳,索價30萬鎊的車缺乏隔音無疑不合情理,但廠方已經留意到這方面的問題,最終完成品當能剔除噪音之弊。最值得佩服的地方是車身控制力就一部1,800kg的轎跑來說相當了得,Charge自家炮製的全獨立懸吊當記一功。無論我用多麼笨拙的手法操弄方向,下盤的平穩程度都可圈可點。不過轉向本身仍須改進,左右死點各1.5圈扭起來未免太吃力,而且轉向之初反應有嫌神經,與大型巡航快車的最終目標不大相稱。

345mm米其林Pilot Sport坐鎮大後方,前輪則是225mm貨色。

但你可知道,當我用瘦削前輪掠過彎角毫無必要地分析乘坐感覺時,居然發覺自己因為這部車的天才奇想而下意識地笑口常開。就動態反應和精細程度而言,這部原型車確有琢磨空間,不過很大程度上已把Mustang的精神演得活靈活現,未有讓電動科技掩蓋其本色。眾所周知,早期Mustang開起來都好像泡了水的法蘭絨,卻勝在既有性格,又有容人之量,生性隨和平易近人,這個電動版便盡得其意趣。天曉得呢?只要記得充電,它甚或可以在英國罕有的陽光普照星期天如常四出走動呢!

原文出自《TopGear極速誌》2020年01月 第051期。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