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心:<br/>Ford Mustang Mach-E GT - DRIVES - TopGear

ADVERTISEMENT

DRIVES

野馬心:
Ford Mustang Mach-E GT

Top Gear Team Published: 28 九月 2023

三年過去,屬於福特的純電動車正式出現在台灣。

Words:EDWARD TING  Pictures:LIN


還好不像是無間道裡的三年又三年,畢竟在台灣宣布引進差不多的時間點,原廠便公布了新一代Explorer電動車,其實我原先假設遲遲未見的電動野馬或許就乾脆輪空,全力與歐洲廠方規劃更務實與新穎的Explorer來台也許會是更好的安排。畢竟認真要算的話,2019年底出道至今已滿三年的Mustang Mach-E基本上算是傳統車廠轉型純電的第一代產品,而這段時間各品牌純電車的發展與進步幾乎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雖然我輩只是在台灣接觸到陸續引進過的電動車們,但經驗法則告訴我很多第一世代電動車,都有一些眉眉角角的地方需要身為消費者的各位用網開一面的心態來看待。

或許換一個角度講,如果我就是用一種娛樂、享受野馬跑車的前提來看待眼前這部長得就像是一部家庭SUV的Mustang Mach-E GT,那我會覺得廠方倒是做了還不錯的設計與安排,Mustang Mach-E GT確實保留了諸多來自跑車的體感元素。例如那個長車頭與短車尾的組合,與大部分電動車的極短前後懸以及追求風阻而顯得相對短促與圓滑為主的頭尾比例配上大大的中段車艙相比顯得性感萬分,坐在車裡雖然還是一貫為了顧及視野的高坐姿,少了一種跑車高聳控台環繞的感覺,但前艙蓋的立體折線,會給我一些身處野馬跑車的視覺感。

至於Mach-E的座艙,我倒是覺得與Focus或Kuga非常類似,乘坐空間與後行李箱都算是中規中矩,車頭則附上一個100公升的第二收納空間,實用機能大幅勝過於跑車的性感訴求。直列式大螢幕內的資訊與外部架構很有”特”味,試駕車上的全英文SYNC4介面在正式抵台販售的車型會全面換上中文介面,導航也會附上完整台灣圖資,配上兩種手機平台的連線機制,使用起來還算方便;但很可惜的是屆時交車的車款都不會提供目前很流行的聯網功能,因此所有有關車聯網,例如OTA更新、Ford Pass手機APP遙控這類功能,大家也就無需期待,充電的時候雖然不能看影片,但車機裡還是有一些小遊戲可做打發時間之用。

還是轉轉樂。

兩頂安全帽之外還可以再放

密密麻麻的英文之後都會變中文。

代表性與指標性絕對到位,但與它相處後也發現很多一如既有燃油車的相似處,例如各種可以再用點心的細節設定,畢竟其他人現在都很重視。

不過Mustang Mach-E GT在性能這方面的表現確實有幾分功夫,但這門功夫修練的偏急就章了點。雙馬達合計的動力不論以台灣廠方自行測試公告的軸輸出還是原廠的輪輸出數據,都算是能在市場上稱霸一方,隨著三種行車模式的切換也都是有感變化,例如Whisper就是最適合心情慵懶的時候選用,預設很輕鬆滑順的動力反應與最低的動能回收強度,整個動力曲線說實在挺討人喜歡,打開單踏板模式車輛的加減速反應也很能跟著我的右腳角度同步收放,可能是第一台讓我願意選擇單踏板方式駕駛的電動車。Active也就是更活潑的狀態,這個模式基本上可以涵蓋絕大部快慢車速所需,整體反應積極靈活,大力加速下動力也很有大排氣量自然進氣引擎退檔拉轉的過程,底盤電控讓它在山路循跡能力屬於穩紮穩打的風格,但隱約會流露出一些滑溜車尾的小野味;直到換上第三段,我衷心建議大家在沒有把握的環境或路況不要使用,這時車輛反應就是百分之百毫無保留的回饋,而且廠方遵循野馬跑車的FR特性,後驅特性極為強烈,只要是出彎加速略快或略多餘1/3的油門開度,後輪就是直接尖叫伴隨動力滑胎直接外擺,這樣的反應在窄小山路上可能有點讓人之不消,但如果在理想的開闊路段或是賽道上,理應可以媲美燃油野馬來上幾次華麗動力滑胎,配著準確與指向速度極快的車頭,操駕實力算是合乎福特性能車的平均水準。

另一方面,電氣野馬懸吊以及煞車反應就顯得有些躁動不協調。我想煞車部分理應是出在動能回收與實體Brembo煞車力道相互間的銜接不順,又或是太過注重高速操駕需要的強烈制動力道,因此制動力道顯得敏感不漸進,讓車體總是俯仰擺動很大;在來就是電子懸吊雖然稱得上是硬朗風格,能好好撐住略高的車體,但整個壓縮伸展過程都顯得粗糙了點,這讓我突然想到不久前的Focus ST Wagon,整部車會忠實反應行經道路上的各種碎震彈跳,而且避震器總體阻尼偏向先硬後韌,所以只要路面帶給避震器大幅壓縮後,很直接的回彈力道會讓車身出現預期外的彈跳與晃動,說實在破壞了整體開車的連貫性與質感,只是好在這組懸吊能把彈跳晃動控制在以縱向擺動為主,不會延伸出橫向的搖晃,但高體重的電動車遇上這種有如野馬上下蹬跳的動態也確實讓我在快跑時大感心累。另外,試駕車所展現的隔音表現也確實成為我對於電動車=隔音好這個印象的例外,另一台在台灣中部試駕的國產油車隔音似乎都好上不少,也許需要日後看看實際交車的表現如何。

全景無遮板隔熱處理玻璃喔

總之,我還是認為Mustang Mach-E GT有它該有的個性與代表性,但它給我一種大好與大壞並存的綜合印象;各位等待交車的數百位車主,可以從現在開始建立自己未來與它相處的各種包容心,不是包龍星喔

請認明CCS2充電。

<規格表>

車型名稱 Ford Mustang Mach-E GT
電池容量 91kWh(可用)
動力型式 雙馬達
馬力 592hp
扭力 87.7kgm
傳動配置 AWD
變速系統 單速
車重 2278kg
0~100km/h加速 3.9秒
續航里程 486km
極速 200km/h
建議售價 268萬

註:國內馬力數據為輪軸淨輸出,與原廠輪輸出不同,原廠數據為480hp。

原文出自《TOPGEAR極速誌》2023年10月 第096期。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

相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