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這次神行會比以前乾淨環保固然很好,但我們到底做了甚麼得以無負這個說法呢?讓我們從數學談起吧!
Words: Jack Rix
Photography: Olgun Kordal
Translation: Tony
一切始於一個問題——「這次SPEEDWEEK可以盡量做到低碳而不會在速度方面有所妥協嗎?」隨之而來是一個速成班,由BBC內部了解可持續發展等等事情的團隊為我輩急補知識,更具體地說是如何避開林林總總據稱環保的綠色陷阱。
你知道的,尋求高質量碳對沖,風險之高可能有點像闖越地雷陣。如果任由這次大會因此淪為第三者口中的橡皮圖章,顯然不是個好路數。
相對更穩當的做法是反覆檢討我們的計劃,仔細審視這場英雄會,在時間、預算、技術等等現實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盡力減少我們的碳足跡。
我們詳細記錄了過程中耗用的每一滴燃料、每一粒電子、每一里行走距離、每一餐狼吞虎嚥吃了多少,以及其他會對此行碳足跡總和構成衝擊的事情,然後拜託BBC製作部的可持續發展小組出動他們的計算機好好算上一算,所得結果如下……
————————
運送人員
人數減無可減的十六名成員從希斯洛搭飛機(經濟艙)直飛哥特蘭島第一大城市維斯比(Visby),留下的碳足跡相當於9.15tCO2e(tCO2e的意思是「以噸計的二氧化碳當量」,是一個表示測量對象排放了多少溫室氣體,以便計算其導致全球暖化潛在可能性的單位,用來比較碳足跡大小十分方便)。我們還額外購買了SAS航空的CO2對沖機位,透過航空公司「購買亞洲可再生能源計劃與第三方配合機制所推出的碳對沖方案」。不過嚴謹起見,我們不會從此行的碳足跡總和扣除機票對沖掉的碳當量。
運送車輛
麥拉倫Artura、電動方程式賽車和Polestar 2分頭從沃京、倫敦和古騰堡送抵目的地,加起來的碳當量有5.23tCO2e。其餘十二位參賽者全數由兩部Scania柴油運輸車送往Dunsfold(最初打算用電動貨車運送,沒有這樣做的原因且留待第XX頁交代),經英法海底隧道一直駛往瑞典奧斯卡港市,再搭乘汽車渡輪抵達維斯比,碳當量因此增加了7.9tCO2e。
燃料補給
所有用內燃機驅動的參賽者,在賽道和最初奔赴目的地的行程上都是使用Coryton供應的Sustain Classic Super 80生質燃料。這1,000公升燃料最終用掉了960公升,可想而知我們十分努力測試。這些生質燃料以禾桿之類的農業廢料煉成,適用於任何可以在一般加油站加油的車輛,據稱能夠顯著削減整體CO2當量。如果使用一般燃料,這部分的碳當量應該會達到2.67tCO2e,我們所用的生質燃料則令數字下降至0.56tCO2e。
充電
電動參賽者有賴哥特蘭賽車場新安裝的兩個Kempower C503快速充電器補充電力,所用電力以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產生。更具體地說是由場內所設的風力發電機產生,所以這部分的碳當量是0tCO2e,而且這些電力人人皆可免費使用,簡直好到沒話說。
叱咤賽道
以上情況同樣適用於我們的後勤電動車隊。為了發揚「取之當地用之當地」的精神,我們向富豪借了XC40和C40 Recharge各一部,負責在賽道和公路拍攝期間運送攝錄和攝影裝備,另外還向Cake借了三部電動機車以便在賽車場內迅速往返。以上車輛全數使用哥特蘭賽車場的可再生電力,所以碳當量是0tCO2e。
飲食住宿
我們的住宿地點是哥特蘭北方的Vastos Strand沙灘度假別墅,距離賽車場不外乎20分鐘車程(約15公里),早晚兩餐皆在度假屋自炊,午餐則在賽道就地解決,對環境構成的衝擊如下:飲食0.85tCO2e,度假屋0.84tCO2e,另加微不足道的1.26kgCO2e生活垃圾。
總量:24.58tCO2e,以及令我們學會今後該如何減碳的大量教訓……
輪胎方面又如何?
全世界的橡膠有約八成用於輪胎。這些橡膠以往有賴收入微薄的小農戶採集,然而隨著供應量變得緊張,原住民的土地現已被大肆砍伐森林以栽種單一植物,因此把生態多樣性破壞掉的大型種植園吞噬殆盡。問題曝光後,米其林、Continental、普利司通和倍耐力在2016年加入了GPNSR(Global Platform of Sustainable Natural Rubber)發起的計劃,以糾正弊端收回部分覆水為目標。但據Global Witness所稱,計劃迄今仍未做到賦予當地人所需權力,現階段看來還是好似一場「漂綠」秀。
坊間正日益關注輪胎磨損所產生的微粒。雖然輪胎工業聲稱廢胎大致上不會破壞土壤,但人類大大低估廢排影響的前科可是罄竹難書。
不過廢舊輪胎的處理方法總算為陰暗前景帶來了一線龧光,因為它們可以變成能夠在水泥窯或其他熔爐內徹底燃燒的燃料,或者用熱解方式變成柴油,胎殻本身則含有值錢的廢金屬。我們還可以將廢胎切碎加入建築材料中以興建地基、河堤,以至鋪設路面。三十年前,歐洲有八成輪胎被當作垃圾棄掉,但如今棄置輪胎的情況已近乎絕跡。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