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Gear

Mercedes-Benz GLA、Audi Q3、BMW X1、Jaguar E-Pace、Volvo XC40<br/>已羨慕選秀會(下)

豪華入門CUV五虎將齊聚一堂,誰能成為TG幾位翩翩公子的心頭好?

Words:TG Editorial,Pictures:LIN。


 

所謂的氣質……

Edward / GLA:通常我們會覺得表面功夫一詞不是太好,但這的確也是賓士旗下車款的共同特徵,雙10.25吋螢幕大平板與64色氛圍燈確實刺激我的腦內啡,尤其實64色氛圍燈循環變色時,而且還有MBUX語音介面跟你串門子,構成相當炫目的座艙環境。但是小地方的組裝品質與鬆散度確實也差強人意,隔音方面則會同步享受引擎、胎噪與風切三方同步的協奏曲,內裝則有選用AMG豪華套件加持,若是純標配狀態,隔壁虛長幾歲的X1還略勝它一籌。

Ray / X1:我想除了那手感頗具優異的方向盤及易於上手的iDrive外,X1要沾上豪華二字恐怕有些勉強(雖然丁丁覺得X1的豪華感勝過GLA)加上堪稱高級品牌標配的數位儀表並未在X1上大展身手,傳統雙圓指針雖為我輩所好,可是畢竟當大家都已提升到一個新層級後,相較於賓士及奧迪上頭那眼花撩亂的前衛風格絕對黯淡許多,即便面對XC40的純淨語彙及E-Pace滿滿的跑格鋪陳,一向慣用樸實簡約的用車設計為本質的X1在這次裡裡外外著實都吃了一記悶虧啊。

老話一句,比較是殘酷的,寶馬在此的考績輸人一截是事實,但望著望著近期的幾款力作,如3系或1系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家族設計,相信下一代的X1應當不會讓我大失所望才是。

  • 握感最棒的方向盤。

Steffen / E-Pace:五部具代表性的歐系豪華小休旅齊聚,各自對豪華的概念詮釋與風格自然成為我們觀察的項目之一。以E-Pace來說,它相對「樸質」的內裝陳設確實不比新潮流的GLA和Q3亮眼,也不像同梯XC40有著強烈品牌極簡風加持,與其最相近的似乎只剩屬於上個世代的X1而已。不過認真瀏覽E-Pace內裝各項細節,還是能從皮革的選擇、縫線針距,甚至置物空間底部豹紋裝飾,以及前擋玻璃角落「大豹帶小豹」等獨特圖案看出捷豹對豪華這兩個字的用心與態度,至於過人之處……嗯……。

Edward / Q3:奧迪差點成了被汽車耽誤的燈具公司,實際上內裝也浪費廠方不少心思,整體架構可能乍看有點保守,但實際上各方面的數位化程度相當完整,而且操作介面也直接以觸控取代旋鈕邏輯,完全不會對沒有旋鈕這件事感到留戀,因為這套觸控思維更加好用,這也展現出廠方在整個使用邏輯上的注意;同時配上觸感很好的按鍵、撥桿,使用起來身心暢快,同時在車艙利用多種材質組合的整體性也很有一套,不過….排檔桿的造型跟手感可能是有待加強的地方,是說我們大家一點都不介意花點小錢換平把方向盤時順帶換一個鋁合金排檔頭對吧?

Jason / XC40:如果只有單車獨行,XC40給人印象還不錯,車內的大螢幕裡頭整合影音通訊及諸多功能,還有繡上白色縫線的皮革跑車座椅及其他小配件都說明它用盡所有手段來詮釋奢華二字,該給你的已全數奉上,這對出道許久且一直想將與1A2B一較長短的品牌來說,從這部XC40身上可以察覺誠意十足,但還是可以發現不足之處,如座椅的腰部支撐方式太奇特,觸控螢幕裡頭的功能選項太多也太雜,內門板材質稍嫌廉價,前頭引擎不時會傳來奮力工作的哀號聲響,這些對豪華與氣質來說都是扣分的地方。

不過就實用性而言,它會是這次五部車中最適合朝夕相處的車款,行李廂容積、後座空間都相當充裕,但有必要挑選馬力過多的T5 R-Design嗎?我覺得入門款T4 Momentum會是更貼切的版本,即便強一點、快一點的T5 R-Design沒什麼不對,但總讓我覺得有些格格不入。

  • 不需要多花錢就雙手奉上,這個就叫作誠意啊。

過招時刻

Edward / GLA:其實我們對於這具1.33升引擎的印象挺好,陸續在A、B兩大車延伸車型上都有接觸,特別是A Sedan的長征之旅讓我們印象大幅加強,確實不能因為排氣量而太過看輕它的存在。套用在GLA上,這套動力系統還是顯得相當有幹勁,但SUV架構在車重與配胎負載想必也較大,所以在低速的動力空窗期在五部車中相對明顯,需要多靠轉速與變速箱來對應,一上一下的來回也就顯得實際流暢度不算太理想。

這次排氣量最小的一款,但跑最慢的另有其人。

另外GLA在懸吊以及座位設定也明顯的SUV化並強調舒適前提,高坐姿與長行程舒適懸吊在車速慢慢拉快之後就明顯讓底盤對應力下滑,試駕車額外升級的電子避震器可以在運動模式下提升動態的穩定度,但高重心與這一代NGCC新車快捷的轉向反應似乎在互相配合的方面有些問題,但靠著AMG套件的19吋大胎可以維持足夠的循跡能力,只不過整體表現下適合溫和以待,當一位扮相十足的城市視覺系小英雄,打打殺殺的事就還是交給AMG兄弟吧,話說大家有注意到GLA的電視廣告其實都在告訴大家自己就是半調子這回事嗎?

Ray / X1:扳回一成的時間總算到了,開車不就是要講究一個人車一體的超然表現嗎?上頭我說的安全配備及豪華質感,閣下不仿可以來個歸零在此幫X1拉抬一點自信心,一段綿延山路更能輕易訴露出一部車的動力銜接及下盤操控的總體均衡性,更別提以機能及舒適性起家的CUV來說,以極端的用車環境透出它的底線在那兒。

擁有一具2.0升四缸引擎的X1 sDrive20i,在身懷七速雙離合變速箱的前提下能榨出192匹馬力及28.6公斤米扭力,我知道帳面數據看來並非足以讓買家虎虎生風信心滿分,但搭配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X1確實調校的卻頗有道理,尤其在面對幾個大彎,它的長行程懸吊配上家庭式的阻尼設定,可想而知該有的離心側傾確實不小,但渾厚的車身剛性加上紮實的底盤仍舊透過精準的轉向輕鬆過關;畢竟掛上X1 sDrive20i亦非M部門出品,TG來此也不過幫各位揣摩揣摩各家極限為何,以都會角度來看,X1絕對足以勝任各種生活的需求,加速起步輕快不說,檔位銜接的變招滑順決不遲疑,一段國三甲的曼妙旅程雖短,但明確的行車舒適性及滿滿的動態路感真沒話說,切入S檔還能享受短暫的衝刺快感,極速來到226公里而零百加速只索7.7秒達陣,不快嗎?但你是否還記得它只是一部都會休旅車嗎?

  • X1是這次下盤最具韌性的一款。
  • X1明確的行車舒適性及滿滿的動態路感真沒話說。

Steffen / E-Pace:來到綠意盎然的山路,E-Pace仿佛重獲自由一般,先前市區裡的綁手綁腳已不復見,體內2.0升四缸渦輪引擎此時大口吸進融合了芬多精的新鮮口氣,轉化生成的249馬力如同攜帶氧氣的紅血球,將豐沛力量輸送到這頭小豹的每條肌肉,使其以頂尖掠食者姿態追獵其他奮力逃竄的對手們。和部分在出彎瞬間會暫失動力的對手不同,E-Pace即便事先已將腳步放緩,但時機一到油門一踩,迸發而出的馬力和扭力卻像不曾往下掉似的,隨即將E-Pace朝著車頭所指向的路線送去,完美示範何謂頭過身就過。

當然,能有此身手除了得歸功那具僅次於XC40的強力心臟之外,也得感謝跑車化底盤和避震器的支撐,使得E-Pace在面臨各種迴旋急彎都不至於發生明顯的側傾或腿軟現象。另外,列為標配的四輪驅動和TVbB煞車控制扭力轉換兩套系統對E-Pace展現的靈活步伐也功不可沒,彎內甚至能感受到它對內側輪的限制,並賦予外側輪額外扭力,藉此迅速擺正車尾以利提升出彎速度。本以為E-Pace這番表現已使盡拿手絕活,沒想到切至Dynamic動態模式後的引擎和變速箱反應更讓人眉開眼笑,檔檔銜接之快,動力亦源源不絕,好比拳四郎打出北斗百烈拳一般,既強勁又過癮。此時若有哪部車剛好出現在E-Pace前方,抬頭顯示器說不定也會剛好很有默契地秀出「你已經死了」這句經典台詞吧!

  • 豹小子雖胖了點,但身手相當機伶。
  • 車身高不代表遲鈍,E-Pace用行動證明這一點。

Edward / Q3:雖然我們都很想要2.0TFSI+ Quattro,但眼下這套1.5TFSI+48V電力系統的組合是廠家的最新王牌,從上次的 Q3 SB的經驗後,這組動力系統確實有它的玄妙之處。

當然這玄妙處不會是動力多猛暴或是奔放不羈,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配合。在廠方極力發揮48V系統的最大輔助能力下,平時的Q3開起來很像一輛油電車,只要環境路況相對穩定,引擎非常喜歡熄火利用慣性滑行,節省油耗,而且獨立電力系統也讓引擎重啟時沒有明顯的震動,馬上接回動力供應的工作,同時引擎本體從當年1.4升不斷進化到目前的1.5升,運行品質與低速扭力的發揮點都控制得恰到好處,不得不說是一具很成熟的動力來源。

這次Q3懷抱著一顆溫柔的心。

至於在山路上,Q3就是把掀背車身段隱藏在SUV架構裡,明顯是五台車中最低的乘坐重心,山路裡溜來轉去相對平衡與協調,懸吊也老老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別於X1的老練但高頂搖晃較大,E Pace則是跑車般的剛猛頑強,五部車裡最能順應駕駛人動作的就屬Q3,大部分SUV會有的搖晃與舒適懸吊的擺動都相對輕微,就算只是前驅設定卻還是有著滿滿循跡抓地感。

  • 不管是被汽車耽誤的燈具公司也好,家具公司也好,這車深得我心啊。
  • 準備抬腿……。
  • 誰能成為TG五中選一的它?是的,就是它。
  • Q3練就一身以柔克剛的好功夫。

Jason / XC40:過去聽同事提到XC40在性能方面的評價向來不高(是的,這是我第一次接觸XC40),因此剛開始我會有點半信半疑,老實說第一印象還不錯,行走公路輕鬆自在,感覺引擎和下盤展現的步法同樣十分輕巧,並不需要太在意加速、煞車和方向盤的控制,順水推舟即可。由於體態輕盈,加上避震器制震效能表現不錯,就算過彎遇到路面起伏,行進動線也不太容易受影響,但沒想到的是XC40居然跟GLA一樣,面對山區連續彎路開始走鐘,作此試駕路線安排並非刻意刁難,要知道國內很多旅遊景點都位於山巒之間,不時來一段連續彎路稀鬆平常。

運動神經不太協調,需要高人指點調校調校。
這次馬力最大的一款,252匹配四驅,害怕了吧。

看來此類車型或許真不擅此道,但好體質搭配運動化下盤多少仍能滿足需求,而這部T5 R-Design偏偏尷尬的介於兩者之間,畢竟XC40先天乘坐位置跟車身重心已經偏高,承受高速過彎壓力時,會覺得重心容易隨之擺動,在一般速度下或許影響不大,但右腳開始下重手之後,轉向便流於敏感且有失準頭,懸吊支撐稍嫌粗枝大葉,不時會發現它陷入猶豫不決的情況,重煞車入彎時前輪更充滿不確定性,讓我必須使勁抓緊方向盤,必要時更得奮力一扯才能逼迫它乖乖對準出彎點,隨之而來的傾側幅度終於形成轉向不足,循跡控制系統立即出手搭救,但用意似乎只為不讓車子親吻山壁,對駕駛樂趣的貢獻聊勝於無,在這條山路我只能不斷練習如何馴服一部思路不清的車,也許是我高估了它,畢竟它就只是一部休旅車啊。

  • 給我爭氣點,別壞了我對富豪的印象。

關鍵時刻

將各種不同的因素、條件整合在一起並保持在安定狀態謂之均衡或協調性,同樣的,這次我們評論這五部車駕馭感受的標準就是協調性,畢竟當中E-Pace P250 Chequered Flag及XC40 T5 R-Design的動力層級明顯高於其他三款,但偏偏售價是差不多的,只是,問題往往就出在於只是,馬力大不代表開起來的表現夠均衡,看起來意有所指是吧……。

無論如何,經過編輯部的實際操駕後可看出這五部車巧妙不盡相同且各擅勝場,一開始大家的焦點都放在GLA身上,畢竟菜色最新鮮,外型及內裝只能用潮字形容,雖然貴了點但衝著三芒星廠徽還算能接受,只是進到山路就不斷驚聲連連的輪胎聲還有那不太規律的進出彎節奏,讓人不禁想到先前的A 35,尤其那四條輪胎一股腦直直往外推並引發循跡系統死命要將車子拉回彎心的過程,簡直是一副模子翻出來似的。而且小排量渦輪引擎在低速的動力空窗期也相對明顯,出彎總需要靠右腳付出更多氣力壓榨油門與變速箱,快進慢出的畫面不斷上演。

CUV開快較容易感受車身擺動的情況,這時很容易引發動態穩定控制系統出手干預,亮燈的頻率跟駕駛者的信心成正比。

不好意思,只要提到X1總是三句不離「老」這個字,還好這個話題沒有女生參與,否則根本是犯了死罪……。沒辦法,它誕生於這波半自動駕駛熱潮之前,所以跟自動駕駛有關的話題都可以直接省略,加上是寶馬第一款前驅CUV中的入門款,它的長行程懸吊配上家庭風減震阻尼設定,面對幾個大彎可想而知該有的離心側傾都毫不保留完全付出,但隸屬寶馬產品不管再怎麼軟還是能保有一定的韌性。反差最大的就是XC40 T5 R-Design,原本文弱書生形象在252匹馬力的T5引擎加持下,油門反應迅速確實,R-Design運動下盤也確實提升操駕的穩定性,但速度一快起來卻發現下盤出現溝通不良的問題,少了這一昧,整個熱度就是上不起來。

這次試駕與評選充滿撲朔迷離的不確定性……。

它就像是披上豪華CUV外衣的小跑車,剛從E-Pace P250 Chequered Flag下車的Jason這麼說,確實,這次五部車中開起來最過癮的就是它了,而且配備、質感都不錯,但E-Pace有幾個缺點拉低了分數,第一個就是設計,樸實無華的風格讓人少了些衝動,偏重的手感與車身還要高重心讓人對駕著它一起追尋速度奧義興趣缺缺,車上雖提供車道維持輔助功能,但用過就知道,真可以讓車子一直維持在車道中線嗎……。

Q3有著五部車中最低的乘坐重心,依舊維持以掀背車底盤搭配SUV車身的跨界理念,雖然這個級距的車很多都是這樣搞,但Q3開起來硬是比別人高竿,在山路裡溜來轉去始終保有高水準的平衡與協調性,懸吊也老老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有別於X1老練但容易產的側傾及搖晃,E-Pace如跑車般過了頭的剛猛頑強,或XC40的不知所謂及謎一樣的GLA,五部車裡最能順應駕駛人動作的就屬Q3。

外型動人,一招一式乾脆俐落,而且你也沒機會選擇比它更快更好的Q3,因為目前只有單一動力的選擇。

從這次五部車的表現可看出,隨著CUV與SUV的熱潮,進入第二世代的豪華CUV正經歷一波轉型,有別於第一世代與掀背車共用底盤進而保有相近駕馭風格的特性,第二世代開始朝多元化發展,就這次五虎將各自表現來看,Q3與GLA之間的分數相當接近,不過最後奧迪Q3略勝一籌,因為它在公路別有一番風情,車艙設計和品質也高過我們的期待,即便動力只有單一選項,豪華裝潢與幾項關鍵配件亦須另外加價添購,這方面讓我們頗有微詞,不過就整體均衡性及協調性而言,它仍是這五部車中最適合付出人生共度好時光的豪華小休旅。

規格表

車型名稱 Mercedes-Benz GLA 200 BMW X1 sDrive20i Jaguar E-Pace P250 Chequered Flag Audi Q3 35TFSI Advanced Volvo XC40 T5 R-Design
引擎排氣量 1,332c.c. 1998c.c. 1,997c.c. 1,498c.c. 1,969c.c.
引擎型式 L4 Turbo汽油 L4 Turbo汽油 L4 Turbo汽油 L4 Turbo汽油+48V L4 Turbo汽油
馬力輸出 163hp/5,500rpm 192hp/5,000rpm 249hp/5,500rpm 150hp/5,000-6,000rpm 252hp/5,500rpm
扭力輸出 25.5kgm/1,620-4,000rpm 28.6kgm/1,350rpm 37.2kgm/1,350rpm 25.5kgm/1,500-3,500rpm 35.7kgm/1,800-4,800rpm
傳動配置 FF FF AWD FF AWD
變速系統 7速自手排 7速自手排 9速手自排 7速自手排 8速手自排
車重 1,485kg 1,485kg 1,757kg 1,555kg 1,712kg
0-100km/h 8.7秒 7.7秒 7.1秒 9.5秒 6.4秒
極速 210km/h 226km/h 231km/h 201km/h 250km/h
建議售價 201萬元(試駕車總價245.1萬) 209萬 224萬元 191萬 199萬元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TaiwanCar
YT: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46SasKQgZoHI87KEOnuzQ